江西共青城:四項舉措讓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
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江西省共青城市聚焦解決流動黨員聯系集中難、教育管理難、學習渠道難、作用發(fā)揮難等問題,通過“密織管理網格、用好紅色陣地、豐富學習平臺、融合行動實踐”四項舉措,確保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、見實效,“流動不流學”。
密織管理網格,拓展參與廣度。著力完善流動黨員管理機制,把流動黨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全市黨史學習教育一體部署、統(tǒng)籌推進。結合流動黨員日常教育管理,以黨支部為單位,通過系統(tǒng)查、上門訪、電話問、微信找、摸底數等方式,建立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管理臺賬。按照就近就便原則,將流動黨員納入高新園區(qū)、“兩新”組織、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、村(社區(qū))黨組織管理,密織組織“覆蓋網”,幫助流動黨員“找準家門”,增強流動黨員歸屬感。完善黨組織聯系服務流動黨員制度,以“雙向管理+服務”形式,明確聯系、管理、服務流動黨員要求,做到資源共享、優(yōu)勢互補、銜接互動,讓黨史學習教育覆蓋到每一名流動黨員。
(黨史學習網——)
用好紅色陣地,強化教育深度。采取“紅色教育陣地+”模式,用好用活“共青精神”體驗園、共青城市博物館、富華山景區(qū)等紅色資源,推出以“四史”為內容的紅色旅游路線,構建黨史學習教育實體課堂,讓流動黨員在“情景教學”中接受革命洗禮、堅定理想信念?!肮睬嗑瘛斌w驗園設置“有聲黨建”墻、智慧“云講堂”,實現大屏小屏交互聯動,讓流動黨員在“指尖”修好黨史必修課。共青城市博物館依托共青墾荒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、季將軍紅石館和紅色陶瓷藝術等內容,打造黨史學習教育“紅色走讀”基地,吸引流動黨員“打卡學習”。富華山景區(qū)開設“墾荒史+創(chuàng)業(yè)史+奮斗史”特色課堂,推出《百年恰是風華正茂》微黨課,在情景教學中增強流動黨員歸屬感。截至目前,全市組織流動黨員“打卡”紅色基地47次,445人次流動黨員接受學習教育。
豐富學習平臺,深化開展維度。創(chuàng)新工作思路,打造“線上+線下”學習平臺,確保流動黨員參加黨史學習教育實現時間自由、場地自由、載體自由。線上,搭建“互聯網+”學習平臺,用好“學習強國”“共青城發(fā)布”“共青城組工微訊”等媒體渠道,定期發(fā)布學習資料,建起流動黨員日常學習“指尖課堂”,組織流動黨員“在線學”,做到學習教育“不掉隊”。線下,采取“郵寄送學”、書記講黨課等形式,結合實際開展“分散學”“集中學”,不斷提升學習實效。截至目前,已為流動黨員寄送128套黨史學習教育必學書目,開展67次“送教上門”活動,帶動流動黨員233人次參與學習,打通了黨史學習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融合行動實踐,提升服務溫度。緊盯群眾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,發(fā)揮流動黨員個人技能專長,引導流動黨員參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在為民服務中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。結合創(chuàng)建“共產黨員示范市”,鼓勵流動黨員申報共產黨員示范崗、示范戶,通過亮明身份、公開承諾,引領流動黨員踐行黨員義務。依托17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,引導流動黨員到所(站)認領群眾“微心愿”、參與社會“微公益”,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和學雷鋒活動。發(fā)布黨員發(fā)揮先鋒模范作用號召書,引導流動黨員主動參與常態(tài)化疫情防控、防汛救災、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等社會治理任務,促進流動黨員融合融入,實現區(qū)域性聯動,確保流動黨員“離家不離黨”,在實踐中凝練黨史學習教育成果。